《挽救大明朝》 第八章 有银子,就有人卖命 在线阅读
怎么是才人呢?
朱慈烺眉头大皱,一样用美男计,当然得下足功夫了。
才人和正妃虽然只差一级,待遇可是天差地别。
正妃将来就是皇后,生儿子就是太子,吴襄就是太子的外祖……
所以朱慈烺和王承恩商量的时候,就是要让吴三妹当正妃的。
可是王承恩想来想去,都觉得不妥,生怕过不了崇祯和满朝文武的关,所以就给吴三妹降了一级。
“督公,臣是左都督的衔,女儿可以入宫?”吴襄难以相信地问,一边小心地打量太子。
大明自有祖制,是不选高官之女为妃的。
而且吴三妹就是个将门野丫头,骑马射箭舞枪弄棒样样精通,就是不知书不达礼,怎么能入宫伺候太子?
他看见朱慈烺脸上笑容温和,还有一股排除万难的自信。
说实话,他心动了。
太子殿下看着像是大明中兴之君啊!
自家的闺女跟了他,将来起码是个贵妃……自家就是国丈,而且还有几千家丁,在江南还不是横着走的存在?
说不定还能让自家的外孙当上太子,那可真就是吴与朱,共江南了!
想到这里,吴襄又有点埋怨崇祯了。那么好的条件之前怎么不说?
“提督,现在是非常时期!”朱慈烺插话道,“朱、吴两家应该一体同心,共渡难关。”
吴襄还是有点为难,“殿下,只是小女有欠管教,入宫之后,怕是会坏规矩。”
“无妨,”朱慈烺笑道,“本宫自会替岳父老泰山管教三妹的。”
都喊上岳父了……吴襄真是不好意思拒绝了。朱慈烺毕竟是大明皇太子啊!
吴襄终于点了头,忽又焦虑道:“只是天家纳妃,自有规矩,这该如何是好?”
王承恩道:“只要提督答应,便有中旨下达。如今事情紧急,自当从简,待车驾抵达留都,自会补上大诏。”
所谓“中旨”,就是没有经过内阁票拟和皇帝批红,而是直接由宫中发出的诏令。
说白了,就是不合法的圣旨!
所以王承恩担心遭到内阁抗议,不敢把太子妃许给吴三妹,只敢拿个才人出来。
即便如此,私纳仍旧不合规矩。别说是才人,就是宫女,也得由皇帝谕内阁,再由内阁票拟,皇帝批红,礼部办理。
当然了,现在情况特殊!这群老古董能逃出来多少都不好说,循规蹈矩也不太合适。
不过单凭朱慈烺一句话,吴襄就把女儿送上去,也是不可能的……
所以朱慈烺就决定打个时间差,先认了吴襄这个岳父,等出了城再办手续——只要拉住吴襄,再控制了护驾出逃的兵马,那朱慈烺就能选择跟随的臣子了。
到时候不听话的统统换掉,自然可以下旨纳妃。
吴襄并不知道是朱慈烺在擅自做主,他还以为崇祯皇帝要拉拢自己。
“好!”吴襄笑道,“一言为定!如今是非常时期,下官也不讲什么繁文缛节了,只要中旨一到,便让小女入宫伺候。”
“痛快!”朱慈烺拍了拍手,笑道,“老泰山果真豪爽,小婿虽长在深宫,但是生平最喜欢豪爽之人。令媛的性子若是随了岳父,和小婿一定能合得来。等到了江南,小婿就将令嫒扶正,以后咱们就正是一家子了。”
扶正了……可就是皇后啊!
吴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。这可是泼天的富贵!
不过吴襄在欣喜若狂的同时,心里也是有数的。
太子殿下看中的并非自家的豪爽闺女,他看中的,还不吴家的武力!
想到这里,吴襄就对朱慈烺和王承恩道:“殿下,督公,皇上调犬子护驾南幸的密旨还没有发出吧?”
朱慈烺道:“还没有,这密旨也是中旨,就怕吴总兵为难啊。”
吴襄拍了拍胸脯,“殿下放心,老夫这就给犬子写信,叫他马上点齐5000精锐,星夜兼程入援京师,接应天子南幸。”
“好好!”朱慈烺连连点头,脸上全是喜色,仿佛真的有什么中旨马上就要发出似的……中旨当然是没有的,崇祯皇帝是明君,怎么会绕开内阁独走?
不过吴襄的亲笔信还是有用的!等到明天李闯大军一到,朱慈烺打算拿着这封信去找崇祯,那个时候火烧眉毛,崇祯应该会突破底线,开始用中旨调兵了。
朱慈烺也就有了和崇祯皇帝讨价还价的本钱——这就叫空手套白狼!
内校场大堂这边就备有纸笔,吴襄当场写了封信,然后交给了朱慈烺。
朱慈烺小心的收好了岳父大人的书信,然后就笑着吩咐王承恩去准备酒菜。
朱慈烺则继续和吴襄父子说话,直接把话头转到整军突围上。
王承恩这个老实人办事还是很效率的,一晚上没睡,召集了一帮干儿子、干孙子满北京城拉人头。总算是凑了上千号人,现在都松松垮垮的聚集在内校场一角等着开饭。
在朱慈烺抵达前,吴襄、吴三辅父子俩已经去瞧过了。
“还行啊,蛮精壮的,比各处城门上把守的兵丁倒是强多了。”
这是带兵多年的吴襄对这帮乌合的评价。
吴襄道:“其中还不少老卒,一看就知道是经过杀阵的。若能以臣的家丁为将校,将他们编伍成军。只要甲械兵器足备,也有一战之力。”
这位岳父大人带来的家丁,其实是朱慈烺最看重的力量!
现在北京城内是兵易得,将难求啊!
“王伴伴,你给他们多少钱一天?”朱慈烺笑着问王承恩。
他没见着那群乌合之众,大概是管事的太监怕惊了驾,就让他们回避了。
“回千岁爷的话,除了东厂和净军的人,老奴给其他人一人一天两百个大钱,还管两餐饭。”
明末的铜钱滥铸,因此价值很低。王承恩没那么大方,发出去的都是普通的小钱,折合下来就是每月一两银子,和普通的明军兵丁饷银差不多。
“走,瞧瞧去!”
朱慈烺也不知道是早有预谋,还是一时兴起,居然站起身,让王承恩带路去看壮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