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烈主》 第5章 授之权柄 在线阅读
话不多说,朱鸿扶起二位心腹大臣后,便往殿内走进去了。
而后在殿内朱鸿依旧坐在那把椅子上,看着二人也坐了下来。
此时朱鸿单独对着孙承宗道:“孙大人如今老了,可朕也是没有办法,朕想用孙大人当初的威望来影响如今的中原的形势。”
孙承宗又何尝不知,自己如今年事已高。
可一旦皇帝亲自派人启用接见,也没有哪个辞官的大臣敢直接否决的。
而且孙承宗他是因一次失利导致了自己引咎辞职。
总而言之,他是不甘心的。
于是此时孙承宗对着朱鸿拱手道:“陛下,只要陛下要用臣,臣万死也不能报答陛下的厚恩。”
孙承宗如此说,朱鸿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不过而后他对着其问道:“那如今孙大人有何良策,能遏制农民军发展壮大?”
接着孙承宗不慌不忙地将那封早就写好的奏疏掏了出来,呈给了朱鸿。
朱鸿看后,不觉眉头舒展了不少。
其中有些建议可谓是切中时弊,十分可行。
而后朱鸿对着孙承宗又道:“那朕授予你兵部尚书兼经略豫,晋,陕,鄂及川五省,可以驱使各省总督,巡抚及总兵大员,全权主持剿灭农民军的事宜。”
孙承宗一听,立即叩头谢恩。
对于孙承宗来说,从他走入仕途到现在,从来没握有这么大的权力。
而此时的他仿佛身在梦里。
而后朱鸿对着卢象升又道:“卢侍郎以后位在孙尚书之下,要多帮助孙尚书平定反贼。”
卢象升便也连连点头,朱鸿一看孙承宗与卢象升这下团结在了一起,也十分的高兴。
不过此时朱鸿对于后金那边的动向也不是很放心。
自皇太极继位以来,对大明连年发动战争,而且战争不断扩大。
若不是关宁锦防线的作用,则朱鸿此时已经坐得不安稳了。
于是朱鸿对着孙承宗问道:“那朕放手对付农民军之际,关外鞑子该如何应付?”
对于鞑子,孙承宗早就想好了。
大明绝不可以两线作战,所以只能暂且议和。
于是此时孙承宗便道:“陛下,臣在辞官回乡之前,与后金鞑子交手甚多,如今后金人已经尾大不掉,我大明只能先剿灭反贼后,才能腾出手来,对付后金。”
而后朱鸿觉得也该是如此,便欣慰地点了点头。
之后朱鸿吩咐人准备了一桌的宴席,款待孙承宗二人。
三人围着一张桌子,朱鸿交代也不要拘谨,边吃边谈。
席间孙承宗似乎还有话说,不过却表现出来一些为难。
而朱鸿却感到了孙承宗的心思,便问道:“朕看孙尚书似乎还有些话要说,就请孙尚书尽管说来,朕一定照办。”
此时孙承宗一看,皇帝都如此说了,便也不再遮掩了。
“皇上,臣觉得臣虽然掌握军事调拨大权,可地方上的某些总兵,很有可能不会听臣的。”
孙承宗说罢后,又再次俯首跪倒继续道:“卢侍郎因其职务不能南下河南,臣请陛下再命一干吏随臣前往河南前线。有了此人相助,我也能更好地操纵局面。”
孙承宗说罢,朱鸿也同意这个请求。
不过问题是让谁跟着孙承宗去河南前线呢?
而后朱鸿想了想,对着卢象升又道:“卢侍郎觉得兵部还有何人能随着孙尚书去往前线呢?”
卢象升仔细一想,便又道:“臣觉得应从都察院的几个佥都御史中挑选。毕竟都察院佥都御史可以巡抚各地军防,并且也可以弹劾前线失职的诸将。”
卢象升这么一说,朱鸿才明白了确实该这样用人。
于是他想起了前几日内阁首辅温体仁的话,温体仁想要举荐前兵部尚书杨鹤之子杨嗣昌。
而自己并没有答应,如今看来,也该是让此人跟着孙承宗一起南下。
除了朱鸿觉得杨嗣昌此时正是年轻气盛外,朱鸿觉得此人也倒是一个干吏。
实际上,杨嗣昌此人是有些作为的。
他此时正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,前不久他巡抚山海关与开平府,审时度势之下,在这些地方修缮了城防。
仅凭此事,朱鸿觉得杨嗣昌可用。
此次他作为孙承宗的臂膀,对于形势只有利处,没有坏处。
接着朱鸿朝着身边的一个宦官道:“着右佥都御史杨嗣昌,跟随孙尚书南下河南助剿农民军,不得有误。”
而后宦官立即出去传旨,此时孙承宗已经更有信心去往河南等地剿贼了。
在吃完这顿宴后,孙承宗与卢象升二人在退下后,两人沿着御阶往下来走。
临到宫门前,卢象升对着孙承宗又拱手开口道:“孙尚书,此番你往南,我往西,都是为大明朝效力,有些话在此我就能说了。”
“说吧。”
于是卢象升缓缓道:“如今农民军大都在河南,湖广等地,因此孙尚书的任务十分重,我看不如我与孙尚书可以形成战略合击的态势,一举消灭农民军。”
孙承宗一听,连连点头。
稍后他道:“只要卢侍郎忠于大明,我们一直是战友。”
接着孙承宗与卢象升分道扬镳,卢象升策马出了京城,往西去大同了。
而孙承宗则带着崇祯交给自己的几样东西,去了兵部。
他刚到兵部的衙门外,便看见一人已经在外面等待自己。
而孙承宗所料没错的话,此人就是杨嗣昌。
而后他看到杨嗣昌走上前来,对着自己拱手道:“下官右佥都御史杨嗣昌,拜见孙部堂。”
孙承宗看杨嗣昌这么客气,也就微微点头道:“杨大人,应该知道此次你的职责了吧?”
“臣得一路辅助部堂大人指挥大军,协调各路的巡抚总兵,一起完成剿贼大业,报效朝廷。”
杨嗣昌这样一说,孙承宗很是肯定地点了点头。
接着杨嗣昌将手一摆,招待着孙承宗进了兵部的大堂。
待到孙承宗与堂下的各位兵部官吏都一一寒暄过后,他坐在堂下与几位侍郎,郎中及其他兵部的官吏们,一起开始议论平定中原的大计。